【喜見龍港採蚵人家 名不符其實的龍港】
聽說有個地方叫龍港,在台灣海峽的天空藍沉睡,循著台6線午後的逆光,看不見白雲飛翔;聞其名,浩長空,怎知鷲盤旋空,羽翼劃破了風,賣蚵人的肅寥,
謐處在後龍溪畔的台鐵海線旁。
你的目光全落在飛往台灣海峽的鐵道,但一溜眼,台灣野蚵人家便隨江滔滾滾入大海吞噬,你緊急煞車,讓你停佇的竟不是海空無際的藍,是如台灣鄉村道路旁撐起彩虹大陽傘的賣蚵人家,因為你知道這裡有台灣的海口濕地野生蚵,索性問起後龍溪的路怎麼走,依循指示,穿越涵洞,迸現眼前的場景,仿若隔世千秋,闌珊的紅磚屋,除了風與葉的沙沙聲,不聞人語響,炙陽下,蟲鳴連打哈欠都懶,時光似乎沒隨著日出日落前進,一百萬年前的自然採集在全球最密集的科技島上繼續寫著故事。
在廟口前,溪畔的空氣燠熱濕褥,你望見三位似要前往沙洲採蚵的漁民,隨口搭問,跟否,既然有引路者,飛奔向前;單曲調的嘩啦聲映入耳際,這就是你日思夜夢的龍港,循著腳步時,納悶問道:「這麼熱的天氣還要去採蚵。」一手拿著紅色大水桶的陳先生說:「天氣再熱、日頭再大也是要下水,日子要過、生活要顧,沒人挖,這樣哪有好吃又新鮮的蚵仔。」(攝影/吳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