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寮與蚵仔共譜的生態平衡 無憂無慮的招潮蟹】
位於苗栗後龍溪左岸的龍港,其實真正的名稱為「公司寮漁港」,因60年代,公司寮行政區改為龍津里,公司寮車站改為龍港車站,因而如此霸氣的名稱便盤據沉睡於此;開拓之初,商旅雲集於同興老街,市況盛極一時,隨著海口泥沙淤積而荒廢,綠葉總有落地的一刻,繁華若盡、人去樓空,留下的是台灣鄉村老年化的問題,被遺忘的歲月確如同台灣其他漁村鄉野,開啟在地人文的觀光契機。
而台灣西海岸不乏養殖牡蠣,而野生的海口蚵仔,大概就屬後龍溪的獨家戲碼,不同於矩陣排列的牡蠣,這裡的牡蠣是依附在沙洲石頭上,故又稱石蚵、岩蚵,而這季節性的產物,便只有6月至中秋期間才會看見當地居民沿著後龍溪彎腰浸水接續到台灣海峽的美麗幅畫,這是順天聽命,依尋時節的採集活動,讓大地能在生態鏈中持續輪迴,不至消失殆盡。
因為野生,所以一切渾然天成,猶如滿佈星空的招潮蟹,四散在望不盡的沙洲上橫行、曬日光浴,往前一步,前方白色小物全溜進洞裡,再往前一步,又似孩子般的偷偷探頭,甚者,之於他們粗壯的手臂,空中旋舞,金戈鐵「蟹」?一招過肩摔,看得你在旁擊掌么喝。(攝影/吳冠霖)